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AI智造 > 突破技术壁垒!自主研发AI赋能水质监测平台“清泓智眼”

突破技术壁垒!自主研发AI赋能水质监测平台“清泓智眼”

2025-05-12 下午 6:22:19      来源:AI新闻网     编辑:丁飞     浏览量: 10220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团队突破技术壁垒!自主研发AI赋能水质监测平台“清泓智眼” 在河流、湖泊、污水处理厂等复杂水域环境中,传统水质监测面临数据滞后、场景单一、预警能力弱等难题,如何快速识别水质污染并科学……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团队突破技术壁垒!自主研发AI赋能水质监测平台“清泓智眼”

在河流、湖泊、污水处理厂等复杂水域环境中,传统水质监测面临数据滞后、场景单一、预警能力弱等难题,如何快速识别水质污染并科学决策成为行业痛点。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团队联合校企资源,成功研发国内首个AI赋能的“清泓智眼——水质安全智慧监测系统”,为水质管理提供全链条解决方案,守护一泓清水永续北上。

直击痛点:从“测不准”到“秒级响应”的跨越

传统水质监测依赖人工采样和实验室分析,以氨氮检测为例,耗时长达2小时,在突发污染事件中,这种延误可能造成严重后果。“清泓智眼”系统以三大创新破解难题,实现从“测不准”到“秒级响应”的转变。通过物联网技术构建无线传感网络,部署高精度传感器,数据采集响应时间缩短至2分钟,实现实时监测;独创自适应水质分级算法,结合AI大模型,自动生成水质报告并预测污染趋势,准确率达93%以上,完成智能分析;灵活支持河流、水库、污水厂等场景,动态调整监测参数,实现“一平台全覆盖”,做到多场景适配。

突破技术壁垒!自主研发AI赋能水质监测平台“清泓智眼”第1张

图1AI智能生成水质报告

校企共:AI+大数据+物联网构建智慧引擎

突破技术壁垒!自主研发AI赋能水质监测平台“清泓智眼”第2张项目依托学校工业物联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联合环保企业开展产学研攻关,突破三大技术壁垒,构建起强大的智慧引擎。在无线传感网络方面,采用4G通信实时回传数据,云端平台整合多节点信息,实现数据的高效传输与整合;AI决策引擎基于历史数据与国家标准,智能预判滤材更换周期、污染扩散路径,提供量化治理建议,为水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动态可视化方面,交互式数据看板实现异常数据自动标红预警,支持地图下钻与趋势对比,让水质状况一目了然。

2可视化数据界面

职教力量:产学研融合催生创新成果

研发团队依托学校深厚的职教资源与产学研平台,将技术创新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学校工业物联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项目提供了先进的实验设备与研发环境,环保企业的深度参与则确保了技术成果的实用性和产业化潜力。团队核心成员深耕水质监测领域多年,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与丰富的实践经验,通过校企协同攻关,成功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守护水质安全的“利器”。

应用落地:守护民生工程,赋能生态治理

“清泓智眼”系统已在南水北调水源地、黄河治理等重要场景落地,发挥出显著的生态与社会效益。在河流健康监测中,部署76个监测点,累计捕获数据12万条,助力精准溯源污染,为河流生态保护提供精准支持;在污水净化领域,实时监控332吨污水处理量,优化耗材使用效率30%,提升污水处理的效率与质量;蓝藻预警系统动态预测藻类爆发,守护水库生态安全,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驾护航。

未来展望:从“治水”到“智水”,开启千亿市场新篇

目前,“清泓智眼”已与多家企业达成合作,未来发展前景广阔。项目团队计划接入北斗定位与5G网络,深化数据跨域分析能力,为智慧城市、生态保护提供底层支持。随着技术的不断迭代,“清泓智眼”将致力于让每一条河流都有“数字守护者”,在水质监测与生态治理领域发挥更大作用,赋能千亿市场,为我国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 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分享到: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标注